优秀毕业论文 |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推荐参评)“写作秘籍”分享
毕业已至,逐梦未止。6月,学院又将送别一批毕业生。2022年,我院共有9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他们的毕业去向都是哪里?他们的论文选题是什么?又有什么写作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围观一下吧~
(按学生姓名的拼音首字母排序)
姓名:陈嘉柔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毕业去向:保研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论文题目:手工制瓷劳动的情感乌托邦实现研究——以景德镇“景漂”为例
指导老师:罗秋菊教授
导师点评
在指导嘉柔论文的整个过程中,作为她的导师,我想我见证了她的心路历程:感动。这也印证了我多年指导学生论文得到的一条经验:如若能在做论文的艰辛中感动了自己,那就一定会成就一篇好的论文。嘉柔从最开始对“景漂”群体的陌生,甚至是不理解,到现实中的走近、触碰,再到后来的深入、共情……我想她的这种不断的深入和持续的投入是促使她真正打开手工劳动对劳动者主体价值和意义“黑箱”的密码。当她带着学术问题真正走进“景漂”的世界,她发现一种情感劳动已让她感动,我能从她的每一次同我汇报交流这个群体的故事中,感受到她对景漂群体的所感和所爱。最终她也用自己的情感劳动,完成了一篇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从这种意义上讲,嘉柔是成功的。
心得体会
(1)关于选题:同学们的题目都源自个人兴趣和导师给予方向,大家可能对出于个人兴趣的题目更有动力,但也需要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现象是否足以支撑一个学术研究,是否不用做复杂分析也能得到结论,研究想回应什么问题,研究的意义在哪里(ps:已有研究关注较少≠有研究意义)。想清楚这些,才能相信自己的选题,在答辩时也才能自信地介绍,让老师们也相信你。当然,这些判断不是一下就能得到的,也需要和导师沟通,所以大部分同学也会经历一次甚至三四次换题,最后的题目和开题不一样的也比比皆是,不用因为换题而过于焦虑。
(2)关于成文:论文的每部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反复修改的心理准备。在拿到大量的问卷数据和访谈文本之后,可能仍然会觉得即使接收到了这么多信息也不知如何分析,也可能过分纠结于一些事实细节而难以提炼出有学理性的观点。我个人的一点小经验是,除了盯着数据干想,还可以回到理论,阅读自己的综述、搜索和阅读新的文献,然后再回来进行分析,这样可能对理论和数据都有更深入的理解。
(3)关于沟通:不以向导师提问为耻。个人以为,定期向导师汇报不是负担,而是一种时间管理方式,也是你及时回顾已有工作,总结阶段成果,发现待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让导师指出你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你也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问题与老师交流;此外,在老师回复之后,除了说“收到”、“好的”,也可以整理自己对导师意见的想法和理解给予反馈,总之,提高双向沟通的效率。
姓名:陈政任
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毕业去向: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论文题目:旅游纪念品销售人员劝说效果研究:基于时间充足感的调节影响
指导老师:黎耀奇教授
导师点评
政任践行着我们导师组“做负责任的研究”的理念,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旅游业当前面临的二次消费不足的问题展开了研究。作为一个本科生,虽然研究能力还有进步空间,但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其在学术上的敏锐性及严谨性,论文有那么一点“顶天立地”的味道。希望政任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继续保持这一份初心,做负责任的研究、做负责任的工作、做负责任的人。
心得体会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假设的时钟”,人类监控时间流失的行为可以上溯到冰河时期的骨蚀刻画,可以追寻到阿兹特克文明制作的巨大日晷,时间自古就与人类的政治与经济行为密不可分,而在当今或许会和旅游行为研究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衷心感谢黎老师带我接触“时间”这个既古老又新鲜的主题,我在选题伊始就对这个主题充满了兴趣,也正是为此,我在此后的研究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动力。本次研究历时较长,让我深刻体验了发现未知、探索未知的感觉,这感觉正如罗秋菊老师在我们第一次踏进旅院的时候所说的一样——“一种发自内心的打开黑箱的动力”。最后,我想感谢黎耀奇老师、导师组的小伙伴和学长学姐们,感谢他们让我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到了丰富的学术训练、孜孜不倦的教诲和最新鲜的学术idea,祝愿大家在“求真之道、求美之路”上继续“一起向未来”!
姓名:黄靖雯
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毕业去向:保研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论文题目:智慧餐厅智能服务失败归因模型研究
指导老师:黄业坚教授
导师点评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multi-study initiate starting from 2020. Smart research is a new trend and phenomenon in the hospitality setting. The investigation took efforts to collect data in two studies (social media content + interviews). It extends our published paper (the student being the second author) in IJCHM to allow grea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auses of service failure in the smart restaurant context. It adds to the broader literature on smart hospitality to acknowledge the dark side of technology and clearly point out why technology may fail if operators are not using it wisely. This is a very nice piece of work and novel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as it opens a new forum of discussion on the peril of smart technology. To this end, it improvises a framework that allows scholars and manag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allenges of smart technolog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心得体会
谈到毕业论文的心得,我认为智慧餐厅这一灵感是帮助我写出优秀论文的重要因素,对于论文而言,灵感可遇而不可求。从两年前看到海底捞智慧餐厅的推文信息,我欣喜若狂地确立了相关的学年论文选题,到如今的毕业论文,自身的科研经历似乎都离不开这个有趣且新颖的话题。智慧餐厅作为餐饮业智能化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服务上的改变,因此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智能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是否都是积极的?若不是,哪些因素将会导致负面影响?基于此,我开展相关文献阅读,经过与导师不断交流,于2021年10月初确定了毕业论文选题,期间主要考虑选题的有用性及可行性,前者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后者包括数据收集与分析的难易程度。从确定选题、调研到数据分析,再到整理成文,论文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保持着较为顺利的状态。此外,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也保持和周围的同学与老师们交流,不断探索与完善,最终交上较为满意的答卷。
姓名:霍梓锋
专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方向)
毕业去向:保研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论文题目:动态决策过程中社会比较对旅游纪念品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
指导老师:陈钢华副教授
导师点评
近年来,旅游纪念品市场“百花齐放”,正是“旅游+文创”方兴未艾的真实缩影。但旅游者的态度是“叫好叫座”,还是“用脚投票”?这在很大程度受他们以往的旅游购物经验和购后评价的影响。霍梓锋同学的研究共设计了一次预实验和两个正式实验。虽然整个过程在我看来已经算是比较严谨了,且“有理有据”,也有看起来很不错的发现,但在答辩完成后,她仍然继续思考论文的不足和可改进的余地,并表示希望在今后读研的过程中,继续强化对实验研究设计和操作的精准掌握、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对旅游研究话题的社会适切性的关注。对学术研究积极反思、精益求精的态度令我颇感欣慰且觉得难能可贵!也祝愿梓锋同学在旅游管理的学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心得体会
首先非常荣幸我的毕业论文能够被推荐参评校级优秀论文,感激我的导师,感激答辩组的老师,感激在写作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师兄师姐和同窗们!
1、选题与构思: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
准备毕业论文过程中,我经历过选题更换,今年3月下旬才把最终的选题定下来。反思过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所遇到的困难的缘由:
选题的来源,无外乎源于对实践的思考,又或者是research gaps,这两者都各有利弊,前者将现实问题学术化的过程可能会存在非常多的困难,例如:研究容易描述性、问题的同质化、切入视角难以寻找、研究问题容易过泛等等;后者容易致使研究存在张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将research gaps作为我们的研究问题,需要首先回答:这个研究问题的时效性还存在吗?是当下可行的吗?是必要的吗?我们往往很难遇到一个恰好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选题。而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我也还在摸索中。
2、成文与反思:不完美的遗憾、不遗憾的完美
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选题的现实意义是不够饱满的,“应试”的味道更重。灵感源于实践,当我们越深入学习,反而不知不觉进入了一种局促于一室之内闭门造车的状态,忘了扎根现实、回归现实。从现实中发问、经由逻辑和规范的思考和研究、输出有价值的表达,是我在旅游学院中学到的工作流程,也是将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强化的能力。所幸,我的导师陈钢华老师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包容和指导,让我有些“先天不足”的选题以一种更“锃亮”的姿态得以呈现,在老师的支持下走过这“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一趟,乃至最后意料之外的收获,都成了我22岁青衿岁月里浓墨重彩的一笔。陈钢华老师所主张的做有趣的研究,也让我坚定了我能够发现和回答有趣和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信心,我不遗憾!
姓名:刘璐璇
专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方向)
毕业去向:保研至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
论文题目:社会互动视角下旅游村寨妇女的成长之路——以肇兴侗寨侗歌队为例
指导老师:孙九霞教授
导师点评
这篇论文回顾的是侗寨妇女在旅游参与中的成长过程,也是你真正体悟田野温度,从人际交往中汲取知识、获得发现的成长过程。一次次的深夜讨论,我始终希望激发你对侗寨妇女的同理心、关怀度和共情力,从而帮助你完成从纠结迷茫、“客-我”拉扯,到抽丝剥茧、知行自明的喜人转变。这于我是一段师生共筑的美好回忆,于你还是一个如竹苞、如松茂的良好开端,愿你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好奇和坚韧的优秀品质,看到更广阔而多样的天地。
心得体会
①做有情怀有温度的研究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研究,是推动我不断深入探索的持续动力。最初想要做这份少数民族妇女成长的研究,是因为第一次去调研地,遇到几位唱侗歌的妇女热情地向我介绍着侗歌、介绍着侗族的文化,那一刻我觉得她们的眼中是有光的、她们整个人也是发着光的。虽然是在闭塞的山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地区,我却看到了妇女身上自信的光芒和力量。
我会永远记得那个冬天,肇兴侗寨飘满大雪的冬天,每当我走进一家酒店饭店、或者农户家中,他们都会热情的招呼我一起围坐下来烤火,叫我一起和他们吃饭,跟我分享他们眼里的肇兴、分享他们生活中的侗歌。当地人向我热情的举荐在侗歌演艺中发挥重要角色的当地妇女,我不认识路,她们还会直接带我到受访者的家中。我虽然是独自一人调研,但是还是有一种被温暖包裹的感觉,才明白原来人们之间的情感,是可以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就能联结的。
②拨开云雾见月明
做研究的过程,就如同在迷雾中探索。对于微观质性研究而言,扎实的实地调研,加上新颖且能完美契合调研实际的理论视角是关键。在实地调研中,除了提前做好研究计划,每天对调研过程进行复盘总结,调整第二天的目标,明确已获得了哪些信息,不必再重复调研;明确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可以继续挖掘。即调研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是提高调研效率的关键。
这篇论文在选题时就想过采用很多理论视角,但似乎每一种都是“始终在边缘打转”,未能切中要害。在这种迷茫阶段,一方面导师给了很多方向性的指引,总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研究理论的熟悉程度必须从“了解”变成“深知”,如果看文献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就去阅读原著书籍。最终将调研事实和研究理论的契合度不断地提高。
此外,质性研究也是需要不断修改和打磨的。每次导师都会给予非常细致的修改意见,我会把这些意见全部转录出来,反复阅读,再去一遍遍调整理顺论文的内容。其实构思好论文的框架再打碎重来的过程真的很纠结,但是“痛并快乐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清晰起来,渐渐有了“拨开云雾见月明”满足感。
姓名:苏思晴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毕业去向:保研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论文题目:恐惧还是愉悦?娱乐恐惧空间的情绪体验研究——以VR恐怖游戏为例
指导老师:梁增贤副教授
导师点评
论文选题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调研充分,分析方法科学,逻辑清晰,结构完整,取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体现了该生扎实的研究素质和认真的科研态度,达到了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的完成就像是在打一场长期的持久战,在我看来是一个投入越多,收获就越多的过程。我记得我是在大三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就萌生出想做“娱乐恐惧”话题的想法,虽然后续完全集中投入在论文写作的过程只有2-3个月,但是我前期还是比较早地就开始进行选题及论文思考工作,所以我觉得相比卡着规定的时间节点匆匆进行论文写作,不妨早点投入,后期也能更为从容地进行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除了时间规划,选择什么样的题目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现象、理论加兴趣的结合。我的毕业论文就是从“人们为何乐意趋近恐惧的负面情绪”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出发,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好奇,使我愿意不断寻找理论探索。多多留心身边一些看似平常但又充满矛盾的事情,多多提出问题,或许就可以找到一个心仪的选题。而且,论文的完成本身就是一件充满困难的事情,一个让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才能让自己最终坚持下去。
虽然论文的写作过程充满困难,但自己确实也在其中收获很多,非常感恩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以及我的受访者,也感谢自己的努力,这个过程将会成为我人生当中的一个宝贵经历!
姓名:苏智鸿
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毕业去向:保研至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论文题目:流动性背景下旅游民宿主移民多元地方感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以珠海为例
指导老师:彭青教授
导师点评
苏智鸿是特别认真的同学,回顾写作的过程,最开始,并不太懂如何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为从资料中抽取一些内容嵌入某个预设的框架里,就是质性研究。后来在反复修改中,逐步学会运用系统的、互动的、主观的方法提取原始材料来描述民宿主移民的经验,并赋予一定的意义。逐步学习总结对研究对象有重要意义的观点和事实,而不是对研究者有重要意义的信息。毕业论文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握好这个过程应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祝智鸿同学,在研究生阶段,努力学习,将研究做得更规范,更有社会意义。
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虽是需要个人完成的一项任务,但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和孤军奋战。沟通交流是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很重要的一步。在完成期间,我与舍友进行了多次“模拟答辩”,共同讨论、理清论文的思路,在对话过程中常有灵感迸发、发现逻辑漏洞的时刻。其次,多多和导师沟通目前的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为我提出了许多一针见血、细致的修改建议,不断引导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其次,注意时间安排和端正心态。其实这一点我自己也很难做到,总把论文想象成洪水猛兽,因而迟迟不愿动笔,建议在定制计划时预留一部分论文修改时间,我的论文便是在一次次反复修改中提高质量的。其实完成论文的过程不都充斥着焦虑和不安,在访谈中我听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生经历和故事,在思考和探讨时收获了新知,这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带给我的快乐与满足。
姓名:王时彩
专业: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方向)
毕业去向:保研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论文题目:全乡搬家到景区:易地扶贫背景下景区居民的“家”重构——以贵州阿妹戚托小镇为例
指导老师:徐红罡教授
导师点评
移民搬迁是我国减贫的重要举措,移民是否安居是搬迁面临的难题。时彩的这篇论文探讨的乡村旅游区安置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有对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和判断力。论文中她较好地梳理了“家”的研究,并在贵州阿妹戚托小镇开展了扎实的实地调研,通过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收集资料,分析了移民在迁入地的适应情况,以及旅游的影响。研究过程清晰,论证严谨,结论可信。有新意。是一篇优秀的本科论文。
心得体会
做质性研究给了我一个更加积极去探究表象之下的深层故事的动力,让我在行走与问答间感受案例地空间的意义。双脚丈量过的景区,驱车驶过的深山弯路,方言与肢体语言结合的访谈,还有那相谈甚欢后绽放眼前的笑颜......调研种种,皆为收获。
而另一方面,在诸多文献和Blunt的专著《Home》之中泛舟的时光,则让我感受到学者们抽丝剥茧、透过现象去探究本质的魅力。我想我会永远记得在品读到很有共鸣的文献的“见猎心喜”,记得看到大师分析时内心的喟叹和向往“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分析”。无论是“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我认为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找到研究的趣味性和意义感是非常重要的,很幸运我在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在这里亦祝福学弟学妹们能够在这个确实较为疲累和痛苦的过程中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道光。
最后,我一定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导师徐红罡。调研结束后的长谈,让陷入案例实际的我抓住了从实践到理论的那条绳索;组内预答辩结束后的点评,让囿于描述结果的我意识到自己对动态过程的忽略。同时也要感谢导师组的师兄师姐们,特别是谢书悦和王蓬师姐,在我从开题到答辩的过程中给予的诸多建议。
姓名:周贤雅
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
毕业去向:保研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论文题目:日常生活视野下的龙舟节庆与欲望激发
指导老师:张骁鸣教授
导师点评
贤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淡定”,有一种同龄人中难得一见的从容不迫。即便在遭遇到无奈更换最初选题的棘手时刻,她也并未显露任何慌张,而是沉着地投入到新选题的文献阅读和概念框架发展当中去。她的另外一个品质是“独立”,具有很强的自主钻研积极性,而效率也令我惊喜。贤雅在我的指引下进入龙舟的社会心理基础这一领域之后,很快厘清了关键理论背景,并迅速构建起可靠的“现场感”,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实地调研。我想提到的属于她的第三个特点是“专注”,这甚至是我希望能够从她身上学来的宝贵品质。在纷乱嘈杂的2022年上半年,她勤勉地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毕业论文,然而并未就此躺平或自我“放飞”: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她和几位师姐正利用端午节假期,在顺德、南海亲身感受村民们积攒了两年多而终于彻底释放的龙舟激情,捕捉新的研究灵感。祝贤雅继续以这样的淡定、独立、专注,在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生涯中,不断进步、稳健成长!
心得体会
回想起来毕业论文写作的前后几个月里面,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不断的推演与推翻中,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某种程度上也不断地激发出新的思辨,刺激着逻辑思考的纯粹与爽快。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推演,最终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都会面临新的挑战,不过也正因如此,现实才如此地吸引人,能够永远给人以新的碰撞与新的触动。在做这个关于龙舟的研究中,最开始,触动我的是学年论文写作的时候,南医大龙舟队员的那些包含生命力的理想与热情。那之后,跟骁鸣老师的不断对话激发着进一步的思考跟新视角的找寻,最终我们把焦点放到了那些“将日常生活过成节日”的个体,从他们身上进一步地启发并完整框架。在这个过程里面,跟那些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进行接触的过程中,我看着他们柴米油盐、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而又极为触动人的喜怒哀乐,总觉得,做质性研究的过程,就像是在万家灯火里,走到一扇窗前,掀开一角的窗帘,往里面看一眼。可能看到的是温馨、自得,也可能看到的就是一地鸡毛的人生。到后来发现,窗外的人始终站在窗外,能做的属实过于渺小,但也仍希望我的研究是会带来那么一点新的价值跟温度的。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 我院顺利完成2022届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 产学融合,共探真知 | 我院顺利完成MTA论文线上答辩工作
☆ 科研资讯丨难忘旅游体验相关研究——Jong-Hyeong Kim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编辑:黄 倩
初审:刘俏芬
审核:徐永怡
审定发布:黄山